互联网医院系统架构设计

       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,优质资源相对集中,如何解决好广大居民的看病问题,是政府对民生工程建设的重点。随着国家对关于医疗互联网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和完善,“互联网 + 医疗”早已上升为国家战略。2018 年 9 月,国家卫健委发布的《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( 试行) 》,明确了互联网医院的准入要求、职业规则、监督管理准则等,使互联网医院得到官方认可,引导其走向正轨,为其开拓了进一步发展空间。
 
       互联网医院系统架构设计:
       互联网医院系统架构包含以下 6 个层次:
       (1)用户层
       参与互联网医院业务的用户种类多、数量大,按照参与角色不同分为患者、一级医生、二级医生、药师、管理人员、监管平台和物流人员。其中,一级、二级医生指的是医联体应用中的上下级医生; 药师用于审核处方;物流人员最终为患者配送药品。多用户节点是开展互联网医院的基础。
       (2)介质层
       用户根据个人使用场景结合个人便捷性,选择合适的终端设备,如手机、Pad、电脑等。针对不同的操作工具,设计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小程序和基于 BS 架构的Web 页面两种应用访问模式。
       (3)应用层
       面向用户,设计满足各自需求的平台子系统,包括面向患者的患者端系统、面向医生和药师的医生端系统、面向管理人员的商户管理后台系统、以及面向药师和物流人员的处方流转平台。各子系统功能设计详见功能流程设计方案。
       (4)接口层
       建立互联网医院与 HIS 系统之间的接口以完成业务交互,包括患者信息接口、挂号缴费接口、检验检查接口、处方接口、同步信息接口以及快递配送接口等。此外,省卫健委要求系统建立区域监管接口对接互联网医院监管平台。
       (5)安全层
       安全性是开展互联网诊疗的根本保障,包括数据安全、访问安全、支付安全、系统安全、网络安全等。医院内网数据庞大且有高标准的安全隔离和保密要求,而互联网医院基础平台建设在外网,因此设计通过入侵检测、防火墙、网闸等一系列安全防护设备进行隔离。另外,通过卫生专网对接省监管平台能有效保障数据安全传输。
       (6)数据层
       数据层包括提供数据存储和服务的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,包括 HIS、EMR、LIS、PACS 等。互联网医院生成的业务数据按规范通过接口上传至监管平台数据库,这也是数据层的内容之一。
互联网医院系统架构设计图
电话

186-1852-3868

邮箱

3135380456@qq.com

TOP